山东理工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方案

发布者:刘焕亭发布时间:2020-12-01

关于印发

山东理工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方案》的通知

(鲁理工大政发〔2017149号)

 

各学院、研究院,校行政各部门、各直属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部:

《山东理工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方案》业经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山东理工大学

                                                          2017912


 

山东理工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鲁办发〔201619号)和《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印发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教高字〔20168号)文件要求,细化落实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和第三次党代会精神,不断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五有”人才为目标,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题,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立足区域,贴近行业,突出特色发展,高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

二、基本原则

坚持目标引领。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引领,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着力培养有社会责任、有创新精神、有专门知识、有实践能力、有健康身心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梳理专业建设、课程教学、学生成长成才、教师发展、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设、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建立问题发现与解决机制。

坚持质量原则。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主题,建设质量标准,设计改革方案,提出改革措施,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营造良好的质量文化氛围。

三、改革目标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经过35年,“五有”人才培养目标、“以学为中心”教学理念深入人心,本科教学工作中心地位进一步加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机制进一步完善,本科教学软硬件环境进一步改善,质量文化氛围显著提升。在“高水平”和“应用型”上下功夫,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学生成长成才路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与机制,形成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和教学管理队伍,建成一批优势特色本科专业,形成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四、改革内容与措施

(一)加强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强化优势特色专业建设

1.优化专业结构,调整专业布局。加强专业建设规划,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按照专业建设和发展要求配置师资、仪器设备、用房等教学资源,按照专业评估结果调整招生计划和教学拨款,增设符合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的新专业或专业方向,对建设效果较差的专业逐步减少招生规模、优化调整直至撤并。

2.推进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建设。出台《山东理工大学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建设管理办法》,围绕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要求,深入推进专业(群)建设,进一步培育专业特色、提高专业水平,加强学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到2020年,建成35个高水平应用型重点专业(进入全国同类专业前10%),培育建设58个专业(群)达到高水平应用型重点专业(群)标准,遴选23个校级优势特色专业(群)予以重点扶持,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专业群。

3.实施专业评估和专业认证。出台《山东理工大学专业评估实施方案》,制定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实施校内专业评估,每三年一个周期,对我校所有本科专业进行评估。推进专业认证工作,加大对参与专业认证的专业支持力度,推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采矿工程等专业参加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计划地推进其他专业的国家级专业认证,鼓励有条件的专业参加国际专业认证。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4.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围绕“五有”人才培养目标,完善“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优化调整课程体系,量化课程教学贡献度,增加通识课和选修课学分,提高实践教学环节学分比例,调减学时总数,增加学生自主学习和训练时间。推行2017版培养方案,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本科教育体系。

5.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新工科”建设和发展需要,继续探索和实践“专业+”复合型、交叉型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专业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善创新拔尖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机制,强化基础理论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提升实验班水平。推进校企校地深度融合,紧密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调整专业方向和培养模式,培养社会紧缺人才。深化卓越工程师、CDIO、卓越律师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和推广改革经验。

6.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实施课程教学改革计划,深入推进课程综合改革、考试改革和信息化改革,到2020年,每个专业至少有5门核心课程参与课程教学改革。引导广大教师重构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模式、强化教学设计,鼓励采用讨论式、案例式、项目驱动式等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探索“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的组织模式,逐步增加小班教学的比例。改进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加大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核力度,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加强学风建设,提高学习成效。

7.深化学分制改革。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推进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学管理改革,拓展学生多元化发展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与就业志向,自主选择发展方向,支持学有余力的学生跨专业修读课程,逐步扩大辅修专业、转专业的学生比例。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计算学生第二课堂学分。建立适应学生成长成才路径多样化的学籍管理制度,继续实施学业预警和学业警告制度,加大对学生的学业指导力度。

(三)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着力培养“五有”人才

8.构建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建立校内协同育人长效机制,成立学校协同育人领导小组,建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协同育人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发现并解决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强教学楼、图书馆等环境育人功能建设,为学生学习、师生交流提供舒适空间。建立校企协同育人长效机制,立足区域,贴近行业,与区域骨干企业开展实践育人深度合作,联合共建特色专业或行业性学院。设立课程特聘教授岗位,聘请企业行业等海内外优秀专家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

9.加强学生思政教育。充分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其他各门课都要发挥好“课程思政”作用,挖掘思政元素,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要通过言传身教、示范引领,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诚实守信,艰苦奋斗,敢于担当,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体现社会责任感。

10.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构建“全过程、深融合、协同式”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养成批判性思维,善于提出新理念、新观点和新方法。启动创新创业试点课程、试点专业建设,开设跨学院、跨专业的创新创业实践班,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和大红炉众创空间等平台建设。加强创新创业竞赛资助力度和分类管理,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鼓励教师结合科研项目开设创新类课程。到2020年,每个专业培养2名以上创新创业教师,打造2门以上“专业+创新创业”课程,建成一批创新创业特色鲜明的试点课程、试点专业。

11.加强学生专业能力培养。根据学生成长成才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所有专业要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引导学生培养专业兴趣,增强专业认知,掌握科学学习和研究方法,把握本专业知识的特殊规律和内在联系,打牢专业知识储备,加强基础知识、专门知识和应用能力培养。聚焦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提升,开展“专业+”教育,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胜任相关专业领域工作的能力。

12.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和实效评价。深化实践教学队伍选聘制度改革,提高实践教学师资水平和执教能力。继续实施精品实验项目、自制仪器设备项目、实践教学体系优化项目,推动校内虚拟实习实训平台建设。推进工程训练教学模式改革,通过产品载体加强工程训练的真实性、创新性和教育性,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发现、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知识和行动的有机统一,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科研课题、自主设计实验。制定学生助理聘用管理办法,让学生在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实际岗位中锻炼成长、提升素质和能力。

13.加强学生身心健康教育。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设,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手段,加强学生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使学生正确面对人生的困难与挫折,缓解和释放压力,用阳光的心态投入学习、工作和生活。注重学生身体健康教育,进行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实行按兴趣选课和参加专项俱乐部、体育社团的教学模式,采取全天候授课形式,充分满足学生自主选课的需求,通过校运会、阳光体育、大学生体育文化节等,普及群众性体育运动,强健学生身体素质,引导每名学生在校期间至少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并力争固化为其终身的爱好与习惯。

14.提高学生国际化水平。加强公共外语教学改革,构建“通用外语+学科外语”课程体系,创设多元化、立体化外语学习环境。通过教师海外访学和海外特聘教授计划,逐步在每个专业开设12门双语或全外语授课的专业课程。加大国际化课程建设力度,探索国际合作共建专业,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设立学生海外留学基金,实施学生海外交流计划,拓展留学交流项目,加大交换生比例。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扩大学历教育留学生规模,提高留学生生源质量与培养质量,增强学校国际影响力。

(四)加强教学基础建设,提升教师执教能力

15.加强教学平台建设。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建立实践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提高资源利用率,保障实践教学规范有序。建立有效的实验室开放机制,发挥各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引领作用,有力支撑实验教学和改革的需求。加强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拓展学生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完善教学管理平台功能,促进工作的精益化和规范化,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效率。制定教室管理规范,建设标准化教室和研讨室,为小班化教学或“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的教学模式提供必要条件。

16.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加强核心课程建设力度,修订课程标准,建设高水平课程资源库。加大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资源建设力度,每个学院开设58门通识教育选修课,重点建设100门通识教育选修课。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加大课程数字化资源库建设,实现全部课程上网,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每个专业开发23门在线开放课程,建成150门在线开放课程或MOOC课程。加大教材建设支持力度,每两年进行教材建设立项,设立教材建设基金,资助教材建设立项及出版,建成更多的优秀教材。

17.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建立以系(教研室)为基础的基层教学组织,加强对系(教研室)主任的培训和服务,强化基层教学组织在本科教学中的核心作用,充分发挥系(教研室)在人才培养、青年教师成长、教学研究与改革中的作用。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实施教学团队支持计划,每年立项建设10个教学团队,提高教师团队协作能力和教学水平。

18.加强教师执教能力建设。继续实施新教师入职培训制、青年教师导师制、助教制和教学准入制,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实施“教师执教能力提升计划”,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拓宽教师视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通过中青年教师海外访学计划,提高教师国际化水平。继续实施教学督导制,推进教师日常教学培训、名师名课、教学竞赛、教学沙龙等工作制度化、常态化、系统化,满足教师个性化发展需求。实施专业负责人计划,每年立项建设58名专业建设负责人,明确负责人在专业建设中的责任、义务和权利,引导专业负责人成为本专业建设的专家。

(五)完善教学质量保障,健全教学激励机制

19.完善学院教学工作评价办法。以专业评估为重点,结合日常教学管理及学院人才培养特色,修订评估方案和指标体系,加强评估专家队伍建设,提升评估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增强学院人才培养的主体意识,引导学院注重专业内涵建设。加强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强化对教学大数据的常态监测与统计分析,为学校开展教学评估、专业认证等提供数据支撑,为学校人才引进、经费划拨、招生就业及专业动态调整等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20.健全教学激励机制。改进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和组织方式,建立学生评价、教师自评、专家评价相结合的多维度评价体系,进一步实施教学质量红黄牌制。强化实践教学的质量评价,发挥质量监督和评价机制对各教学环节的促进作用。继续优化教师教学奖励机制,修订教学质量奖、教学优秀奖和教学名师评选奖励办法及本科教学奖励办法。提高教学在职称评聘、聘期期满考核等工作中的权重,打通教学、科研标志性成果奖励机制,引导教师投入高质量教学。制订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管理办法,对建设效果良好且实施改革的课程适当提高工作量计算系数。

21.建立健全质量保障组织机构。建立健全校院两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校院两级教学管理队伍和督导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学质量评估中心职能,加强教学督导、质量监控、教学评估和教学改进,完善质量标准和质量文化。提升教师发展中心和教育技术中心职能,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理念,主动关心学生成长;丰富中心各项活动,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培训、帮助和服务,提升其教学水平和执教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教务处做好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以及具体改革任务的检查、落实,相关职能部门做好改革项目的资源配置和督促检查,确保综合改革稳步推进与高质量完成。各学院要根据实际情况,成立教育教学改革的工作机构,分解任务,落实责任,把教育教学综合改革落在实处。

(二)加大投入力度。学校加大对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的经费投入,设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专项,统筹协调相关建设项目,科学合理地配置资源。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发挥校院两级在教学改革资源建设中的积极性,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多措并举,保障人才培养提升工程的顺利实施。

(三)规范项目管理。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工作实施项目化管理,以项目方式推动各项任务的落实,以“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的形式立项建设。学校要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监督、检查,充分发挥各教学单位在项目管理和实施中的主体作用,提高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和示范性。各教学单位要围绕本单位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条件建设等内容进行相关项目的统一规划和建设,加强项目建设效果。所有综合改革项目都必须进行检查、验收和评价,项目建设成果应能够推广应用。


Copyright © 2018 山东理工大学.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