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新时代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鲁理工大政发〔2021〕110号)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发〔2020〕7号),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焦“五有”人才培养目标,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探索体现时代要求、符合育人规律、彰显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工作目标
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胜任专业工作的劳动实践能力、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在劳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将劳动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各专业依托现有课程专设劳动教育模块,不少于32学时。开设劳动教育通识教育选修课。每学年设立劳动周。充分挖掘第二课堂活动中劳动教育元素,围绕学生实际发展需要,建立劳动教育活动超市,制定第二课堂劳动清单,规定第二课堂劳动学分修读要求。
(二)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1.开展日常生活劳动实践。结合开展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聚焦宿舍内务劳动,制定宿舍劳动值日制度和每周大扫除制度,加强宿舍文化建设,定期开展宿舍内务检查,评选表彰标兵宿舍、文明宿舍,促进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设立食堂帮厨、校园保洁、绿化养护、图书整理等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和研究生“三助一辅”,提高学生自立自强能力。利用校内外资源,开展生活常用劳动技能培训,拓展学生综合素质。
2.开展生产劳动实践。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强化实习实训、课程实验、走访调研等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劳动锻炼,深化产教融合,引导学生关注专业发展的前沿问题,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扩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与竞赛活动的覆盖面,通过开放实验室、工程实训中心、众创空间、设立助研岗位、开设创新创业实践班等形式,提升学生对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能力。利用淄博当地丰富的农业资源和校内闲置土地,建立校内外生产劳动实践基地,让学生出力流汗,磨练意志。通过“青鸟计划”、学生基层挂职锻炼计划、就业见习等渠道,组织学生到基层党政机关、企业、社区基层等参与实习锻炼,下沉就业一线,参与行业劳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3.开展服务性劳动实践。结合“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三下乡”等平台,围绕社会调查、科技扶助、文化宣传、法律宣传、义务支教、环境保护等内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大舞台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做贡献。利用“团员青年先锋岗”、朋辈互助、关爱老教师、赛会服务等校内外志愿服务平台和社区、街道、敬老院、福利院等校外公共服务资源,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学生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参加“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三)加强校园劳动文化建设
将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养成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志愿者日等,开展丰富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每年设置“全校师生劳动日”,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校园文化氛围。组织开展劳模报告会、工匠进校园、校友大讲堂、创业论坛等劳动榜样人物进校园活动,组织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常态化开展“身边最美劳动者”专题宣传,让师生聆听劳模故事,观摩精湛技艺,感悟劳动精神,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四)健全劳动教育评价制度
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坚持过程与结果、定性与定量、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制定评价办法。建立劳动教育档案,全面客观写实记录学生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并作为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毕业时,对学生劳动课程修读情况、劳动周表现情况、第二课堂劳动教育活动参与情况等进行综合考核,考核结果分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能毕业。将学生劳动素养监测纳入教学质量评估,定期组织开展学生劳动素养状况调查。开展“劳动之星”“劳动模范班级、学生党支部、团支部、社团”等学生先进典型选树活动,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
(五)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将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纳入学校师资发展规划,校内聘请专业教师、辅导员、实验(实训)工作人员、后勤技术人员等组建劳育师资队伍,校外聘请相关行业专业人士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落实相关待遇,开展“劳动教育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将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强化每位教师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提升实施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对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组织教师通过赴企业实践、挂职科技副总等方式,提升实践技能,壮大“双师型”教师队伍。依托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思政教育研究项目等开展劳动教育专门研究。
四、工作保障
1.组织领导。学校成立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成员名单见附件),统筹协调全校劳动教育相关工作,领导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学生工作部。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交流劳动教育工作进展情况,协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部署下阶段重点工作。各学院成立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研究落实本单位劳动教育工作。
2.经费保障。学校为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开展劳动教育实践、补充劳动教育器材和设施、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等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3.安全保障。将劳动安全教育纳入常态化安全教育体系。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加强劳动安全管理,组织专家定期评估各类劳动实践活动安全风险,消除劳动实践各种隐患。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建立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
4.督查落实。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督查督办工作范围,对相关部门、各学院的劳动教育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
五、其他
1.本办法从2021级全日制本专科生开始执行,研究生参照执行。
2.本办法由学生工作部会同教务处负责解释。
附件:山东理工大学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附件
山东理工大学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胡兴禹
副组长:魏修亭 查玉喜 易维明
组员:党委(校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团委、人力资源处、教务处、研究生工作部、计划财务处、安全管理处、后勤管理处、实验管理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负责人
劳动教育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学生工作部,办公室主任由学生工作部负责人兼任。
抄送:各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校党委各部门、各群团组织。
山东理工大学校长办公室 2021年11月1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