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举办通识教育交流研讨会

发布者:秦洁发布时间:2024-05-01

教务处举办通识教育交流研讨会

范家辉 秦洁

为促进学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与通识文化塑造,共同探讨数智时代背景下通识课程的设计、通识资源的整合以及通识教育组织体系的构建,教务处430日在3号教学楼411智慧教室举办了“以文化人 通识未来”通识教育交流研讨会。会议邀请了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刘丽华主任作专题汇报,学校齐文化研究院卜祥伟、马克思主义学院刘芹、外国语学院张雷、体育学院张海斌4位老师,共同与参会教师深入探讨并分享了各自在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中的宝贵经验。

刘丽华主任以通识教育理念与发展历程为出发点,详细介绍了复旦大学通识教育的体系建设,刘主任指出,通识教育的关键在于完善建设环节、打造教师共同体,重视通识影响力。刘芹老师报告阐述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融合路径,构建了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四位一体协同机制,提供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新视角。卜祥伟老师介绍了以山东省高校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才培养研究基地齐文化研究院为依托,积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打造融合贯通的立体式“齐文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具有山东理工特色的“以文化人、五育并举”育人模式张雷老师基于内容语言融合教育理念,通过修订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制定专业思政教学总目标,打造第一与第二课堂协同联动、贯通互补的育人体系,形成具有省属高校特色的外语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路径。张海斌老师则从身体素养与通识教育相融合的必然、实然、应然、个维度展开分析,阐释了身体素养所依据的具身哲学基础,厘清了身体素养的概念,探索了学校体育身体素养提升策略。

各学院承担通识教育课程的骨干教师参与了本次的交流研讨会,与主讲嘉宾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教务处表示,通识教育是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刘丽华主任的报告解答了学校通识教育建设面临的困惑,提供了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对学校开展通识教育研究与实践工作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很强的指导意义。下一步,学校将持续加大通识教育建设力度,不断提高通识教育教学质量,以高质量人才培养助推学校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Copyright © 2018 山东理工大学. All right reserved. |